昆山市一医院完成首例经导管心脏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化学房颤消融术
近日,昆山市一医院成功完成昆山市首例经导管心脏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化学消融手术,为一位被疾病困扰20多年的难治性心房颤动患者恢复正常心律。

今年70多岁的沈先生
因反复心悸、胸闷20多年
近2个月内发作频繁
来昆山市一医院房颤门诊就诊
沈先生曾诊断为“心房颤动”
10年前,在外院
接受过2次房颤射频消融手术
但术后再次复发
表现为持续性心房扑动
因为其对再次手术有顾忌和担心
所以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和电复律治疗
综合效果始终不佳
被“心悸、气短”反复困扰
“什么时间心跳能正常,就不这么累了。”

心内科冯振勤主任医师团队
与沈先生和家属进行了耐心的沟通
经过详细预判和研究
决定再次实施手术
他们为沈先生量“心”定制手术方案
在心脏射频消融术的基础上
联合采用经心脏外膜Marshall
静脉无水乙醇化学消融术

▲房扑终止

手术中通过电生理检查
找到“罪魁祸首”——
沈先生的心外膜Marshall静脉
参与并维持着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反复发作
冯振勤主任医师、赵波副主任医师
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手法
先完成
心脏Marshall静脉的无水乙醇化学消融
再完成
经导管心房肺静脉心内膜联合射频消融
进行彻底的病灶阻滞
每分钟130次的心房扑动节律终止
心电为每分钟70次的窦性心律
胸闷、心悸症状明显缓解
历经3个小时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第1天就下床活动
术后第3天顺利康复出院

▲术前:房扑心律

▲术后:窦性心律
心血管内科主任于宗良表示:
目前临床实践中,房颤患者中持续性房颤患者相对比例高、病程长,容易引起如脑卒中、心衰等严重并发症,致残率高,危害大。
传统的心脏射频消融治疗单次成功率不高,往往需要多次手术进行后,方可达到相对满意的结果,对患者的健康带来潜在的风险。
OTW球囊下的经心脏外膜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化学消融技术,是目前国际先进的持续性房颤治疗方案之一,融合了电生理和冠脉介入治疗的手法及技术,在国内尚处开展初期。通过OTW球囊对Marshall静脉进行封堵,配合无水酒精从心外膜对房颤的易发区域进行治疗,创新解决了传统房颤消融手术中经导管消融“到不了、消不透”的情况,显著提高持续性房颤的消融成功率,并有效避免导管消融不彻底或者消融过度引发的心脏穿孔等手术并发症。

昆山市一医院首例经导管心脏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化学房颤消融手术的成功开展,为持续性房颤患者治疗带来了“心”希望。
目前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能够全部独立开展以下技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植入(包括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猝死的一级或二级预防:ICD植入(包括全皮下ICD植入),心衰的器械治疗:CRT植入、左束支起搏、CCM植入,房颤脑卒中预防:左心耳封堵等,全心全力保障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于2018年成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在国内同级别医院中率先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心血管与代谢疾病中心等多个中心的认证
心律失常团队是医院心血管内科重点发展的亚专业,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在李修昌、谷惠敏等老一辈昆山名医的带领下,在昆山地区率先开展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始终处于区域领先地位。目前具有独立的心脏电生理导管室,拥有先进的三维标测系统(CARTO3)和多导电生理仪,可开展24/48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现常规开展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及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和单/双腔永久起搏器、心脏同步化治疗CRT/D、除颤器ICD的植入。为方便就医,在原有的专家、专科门诊的基础上,特设了心律失常(房颤)专病门诊及起搏器随访门诊,努力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来源: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