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目了然!这张血脂化验单太清晰

血脂化验单上没有“箭头”
一定代表正常吗?
看似血脂“达标”
有些人可能距离心梗只有一步之遥
因此化验单对血脂管理至关重要

太清楚了!新版血脂化验单来啦!

一个人血脂正不正常
通常依靠血脂化验单来检验
现阶段,大部分的血脂化验单
采用“一刀切”的参考范围
化验单会给出患者个人的
检验值和一个参考值
如果高于参考值
就会出现相应的箭头,表示指标异常
没有箭头,就表示在正常范围
这种化验单的参考价值是有限的。不能体现检测对象危险分层情况,传统化验单上的参考值范围针对的是正常人群,显示正常人群的血脂是否升高。
对有一些已经发生了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或者有心脑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患者,如高血压患者或糖尿病患者,传统化验单上的值未必是这些个体的理想目标值。

因此昆山市中医医院结合当前最新指南,化验单将血脂异常患者按照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不同危险分层分为低危、中高危、极高危和超高危人群,并对应不同LDL-C达标值。也就是说,“不同人群的危险性不同,血脂异常或者LDL-C达标值也是不一样的”。
低危人群

健康人群:LDL-C建议控制在3.4mmol/L以内。
中、高危人群

高血压、吸烟、肥胖、慢性肾病等人群:LDL-C建议控制在2.6mmol/L以内。
极高危人群

冠心病、曾发生过心梗、脑梗、糖尿病等人群:LDL-C建议控制在1.8mmol/L以内。
超高危人群

曾多次发生心梗、脑梗等人群:LDL-C建议控制在1.4mmol/L以内。

▲昆山市中医医院新版血脂化验单
那来说说为什么要关注高血脂?

它是引起心脑血管病的“元凶”!
由于高血脂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很多人往往不自知。当高血脂来临时,身体也会发出一些小信号,千万别不当一回事!高血脂本身就是一个疾病,临床上被称为“高脂血症”,它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高危因素。一旦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就像管道 “生锈”,血管会变得狭窄,存在斑块破裂、掉落的风险。

脂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在过量时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高脂血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升高:血液中胆固醇的总和增加,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2.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升高:通常被称为“坏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血脂异常防治的首要指标,所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低越好。
3.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G)升高:甘油三酯是血液中含量最丰富的脂质,其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
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 HDL-C)降低:通常被称为“好胆固醇”,因为它有助于从血管中清除多余的胆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那就有人说了“我血脂高,只吃素”能行么?

脂质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物质,如甘油三酯是机体重要的能量物质;胆固醇、磷脂和糖脂是生物膜的重要组分,参与细胞识别和信号转导,还是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前体;脂肪酸会经过代谢产生脂肪酸衍生物也具有重要生理功能。
但很多人查出血脂异常后,就开启了“苦行僧”生活模式。不敢吃油、不敢吃肉,一日三餐,白粥配咸菜,其实碳水吃得多了也会转化成脂肪,升高甘油三酯等血脂指标。

生活其实没有必要这么苦。血脂异常人群可以吃肉,但要注意肉的类型和量。
去了皮的禽肉(鸡、鸭等)是推荐的肉类;鱼虾等水产品脂肪含量低,且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预防血脂异常。猪、牛、羊等畜肉则要注意适量食用,且要选择瘦肉部位。
每日吃肉、蛋等动物性食物的量应该限制在 120~200g。另外,ASCVD(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中危以上或高胆固醇血症者还要限制胆固醇摄入,少吃猪脑、内脏等部位。
建议用全谷物和薯类替代部分精米精面,每天补充 10~25g可溶性膳食纤维,让每天的能量摄入减少 300~500 kcal就更棒了。

所以如果患了高血脂,最好调整饮食结构,以“少荤多素”为原则,而不是完全吃素,这样才能达到科学降血脂和营养均衡的目的。
另外高血脂人群平时也应该多吃一些蔬果、粗粮和豆制品,少吃甜食、饮料等高糖食物,同时尽量避免一切肥肉、动物内脏和动物油等。此外患者还应增加运动量,必要时结合调脂药物进行治疗。
来源:昆山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