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养护”到“慧养护” 昆山公路解锁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引领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昆山交通以“四新技术”为突破口创新实施19项技术应用项目,推动公路养护从“被动修补”向“主动预防”转型,从“经验驱动”向“科技驱动”跃升,探索出一条县域公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
灌入式复合沥青砼路面:
针对G312国道交叉口车辙病害,昆山采用“基体沥青+高强浆液”复合结构,动稳定度超10000次/mm(传统沥青仅3000次),抗车辙性能提升3倍,施工后3小时即可通车,极大缓解交通拥堵 。


G312交叉口车辙病害处置
水泥结构物防护涂装:
昆山公路采用具有高渗透性、高粘结性的水泥混凝土结构物防护系统,通过双涂层体系对结构物进行保护和美化。

施工前

施工后
伸缩缝灌缝高性能灌封胶:
采用自修复功能及形状记忆功能优异的复合材料填筑伸缩缝胶条,在保障桥梁伸缩缝正常行使伸缩功能的同时,实现减振动降噪音、防漏水免维护等实用效果。

施工前

施工后
曙光路“超级灌缝”:
在曙光路裂缝处理中,昆山公路采用集成了长寿命密封胶、专用开槽灌缝设备的长寿命灌缝施工工艺。该工艺可显著提升灌缝效果,并将大中修时间延缓2-3年。

施工前

施工后
智慧巡查系统:
依托高清摄像头与AI算法,自动识别路面裂缝、坑槽等病害,覆盖率达95%,有效降低人力成本和提高巡查质量。

车载智慧巡查

非机动车智慧巡查
爬索机器人:
玉峰大桥、青阳大桥等索承桥梁采用爬索机器人检测,避免了人工巡检时可能面临的高空坠落等安全风险,进一步降低巡检人员的安全风险。
水下机器人桩基检测:
对青阳大桥、江浦路吴淞江大桥水下基础构件进行全方位跟踪检测,通过机器人替代传统人工潜水作业,有效规避了人员水下作业的安全风险,同时保障了检测数据的精准性和连续性。
无人机桥梁智能化巡检:
对昆太路桥、黄浦江路桥等特殊结构桥梁开展无人机自动巡检,实现了对桥梁主塔裂缝、拉索套筒松动、索塔金属锈蚀等典型病害的自主巡检。

爬索机器人作业

水下机器人桩基检测

无人机机巢起飞

无人机自主巡检
四新技术后评估:
在昆山公路“四新技术”应用实践中,后评估体系已然成为推动技术迭代与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其核心在于构建“全周期监测、多维度验证、动态化优化”的闭环管理体系。自2022年实施项目后评估以来,公路中心同检测单位对已开展的项目累计完成了27次跟踪检测。

“超级灌缝”试点后评估跟踪

江浦路“高强”沥青混凝土车辙处治后评估跟踪

从“会养护”到“慧养护”,昆山交通以“四新技术”为笔,以智慧化为墨,书写了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铺就平安坦途。在这里,每一条道路都是科技与生态共生的载体,每一座桥梁都是安全与效率平衡的典范!
来源:昆山市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