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不爱(一)
爷爷的婚姻是由太爷的一次赶集造就而成,听奶奶讲:太爷赶集市路上遇到外太公,两人路上闲聊,彼此谈及儿女,聊着聊着就商定成了亲家,那时的人很诚信,说好日期后就办理了爷爷的婚礼。那年爷爷16岁,婚前从未见过奶奶,不知他们彼此爱不爱,也不知道他们是否懂得爱,他们生活了一辈子。这些生活的偶然无处不在,有时候影响却很深远,间接说来:太爷的这次赶集造就了父亲,再往后推敲又孕育了我……
其实我是不大喜欢奶奶的,在我眼中,她是个不安分于农家生活的人。打记事起就知道她喜欢赶集市,喜欢去茶馆喝茶,听书,也不分农忙农闲。对于一个农民世家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也惹来不少闲话,当然也和母亲关系很糟糕。她是党员,是文盲,但能背《党的基本路线》,这点让人很吃惊,却被我发现了。有天放学早,在家晃悠,突然发现饭桌上有本党员的宣传册,翻开首页后我就大声的念着,她见我后得意的告诉我她能背,然后就吧啦吧啦的背出来。我说:“你认得那些字么?”,她说不认得。我顿时惊异,说出雷语:你不认得字,怎么会说话的?她生气了,大声说道:“老子不认得字,还连话都不会说了么?”……偶尔也能听到奶奶和爷爷的吵架,基本都是奶奶占上风,即使是她不对。
爷爷很瘦,每日忙里忙外,还做家务,很能包容奶奶的厌农、脾气,打心底很佩服他。有时候老爷子也去集市卖个菜,喝点小酒什么的,回来时从镇上挑旦大粪去地里施肥。他有眼疾,说是日本投毒气弹时造成的,但做事很麻利。每到夏日纳凉时,他会讲些日本人来中国后他们逃难的旧事。爷爷读过两年书,婚后奶奶让他读的,所以会打算盘,当过村干部,厂长(在我的想象中貌似有点像《平凡的世界》中的孙玉亭),但从没见他们富裕过。据说还被一些运动整了,差点房子都被拆,以至后来穷了很久……
他们的世界就这样向前走着,见证了他们过六十、七十已至九十岁。不管是他们年轻时的争吵,还是年老时的相互搀扶,他们一起走过了很久的年月,爱或不爱已毫无意义。月初回趟老家,奶奶精神不比前两年,老态龙钟,爷爷尚好,眼睛做了手术,能看得清人。只是作为家里唯一传宗接代之 人-我,跑了老远的地方工作,相见甚少,不免会挂念、担忧。母亲走了好久,若健在,不知道还会不会和奶奶有争执。应该没有了吧,当一个人老去,生命走向末路,爱与憎应该都会消失,毕竟都在一起过,毕竟都会老去……
其实我是不大喜欢奶奶的,在我眼中,她是个不安分于农家生活的人。打记事起就知道她喜欢赶集市,喜欢去茶馆喝茶,听书,也不分农忙农闲。对于一个农民世家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也惹来不少闲话,当然也和母亲关系很糟糕。她是党员,是文盲,但能背《党的基本路线》,这点让人很吃惊,却被我发现了。有天放学早,在家晃悠,突然发现饭桌上有本党员的宣传册,翻开首页后我就大声的念着,她见我后得意的告诉我她能背,然后就吧啦吧啦的背出来。我说:“你认得那些字么?”,她说不认得。我顿时惊异,说出雷语:你不认得字,怎么会说话的?她生气了,大声说道:“老子不认得字,还连话都不会说了么?”……偶尔也能听到奶奶和爷爷的吵架,基本都是奶奶占上风,即使是她不对。
爷爷很瘦,每日忙里忙外,还做家务,很能包容奶奶的厌农、脾气,打心底很佩服他。有时候老爷子也去集市卖个菜,喝点小酒什么的,回来时从镇上挑旦大粪去地里施肥。他有眼疾,说是日本投毒气弹时造成的,但做事很麻利。每到夏日纳凉时,他会讲些日本人来中国后他们逃难的旧事。爷爷读过两年书,婚后奶奶让他读的,所以会打算盘,当过村干部,厂长(在我的想象中貌似有点像《平凡的世界》中的孙玉亭),但从没见他们富裕过。据说还被一些运动整了,差点房子都被拆,以至后来穷了很久……
他们的世界就这样向前走着,见证了他们过六十、七十已至九十岁。不管是他们年轻时的争吵,还是年老时的相互搀扶,他们一起走过了很久的年月,爱或不爱已毫无意义。月初回趟老家,奶奶精神不比前两年,老态龙钟,爷爷尚好,眼睛做了手术,能看得清人。只是作为家里唯一传宗接代之 人-我,跑了老远的地方工作,相见甚少,不免会挂念、担忧。母亲走了好久,若健在,不知道还会不会和奶奶有争执。应该没有了吧,当一个人老去,生命走向末路,爱与憎应该都会消失,毕竟都在一起过,毕竟都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