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妈痛、炎症反复?冬病夏治来发力!秋冬暖身靠它养

昨天 18:29 聚焦昆山 闭眼听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姨妈痛、炎症反复?

图片

冬病夏治来发力

秋冬暖身靠它养

图片















乾坤交泰,盛阳当令!

时值三伏,天地阳气鼎沸如炉,万物华实。《黄帝内经》明训:"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乃千年祛寒之智!妇科冬病夏治,正借此时机,集天地之力祛除沉疴!若您或您的家人:

  • 秋冬反复痛经,小腹冷痛遇寒加重,经色紫暗有血块;

  • 常年盆腔炎反复发作,腰骶冷痛,白带清稀量多;

  • 月经延后、量少,甚至闭经,畏寒肢冷;

  • 产后身痛缠绵,遇寒加重,乏力神疲。

今夏即是破冰之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再也不用经期

抱着暖水袋打滚了!

图片

32岁的李女士被痛经困扰了近10年。每到经期,小腹就像被冰锥扎一样疼,必须抱着暖水袋蜷缩半天才能缓解,经色还紫暗带血块,冬天更是疼得直冒冷汗,连班都没法上。试过各种止痛药,可治标不治本总是还是复发。

图片

前年夏天,她听朋友说昆山市中医医院妇科有“冬病夏治”三伏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了。医生根据她的寒凝血瘀体质,选了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这几个暖宫穴位进行了三伏贴治疗,还特意叮嘱:“夏天别贪凉吃冷饮,多吃生姜、羊肉这些温性食物,把阳气补进去!”

没想到去年一年的冬天,奇迹发生了——经期小腹只是微微胀,没有再疼得打滚,经色也变鲜红了,血块几乎不见了!李女士高兴地说:“早知道冬病夏治这么管用,我早就来了!现在再也不用备着止痛药,整个人都轻松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帮你把“宫寒”“贴”走

图片
图片

以夏火 暖宫寒

姐妹们有没有发现,很多妇科问题一到冬天就变严重?

图片

比 如 :

痛经:遇冷加重,经期小腹冷痛得直冒冷汗;

盆腔炎:下腹冷痛反复发作,腰骶酸冷得直不起腰;

月经不调:月经老是推迟,量少得可怜,小腹像块冰;

不孕:备孕很久没消息,平时手脚冰凉,小腹冷得难受。

三伏天阳气鼎盛 人体腠理开泄

其实,这都是“宫寒”在作祟!中医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天是阳气最旺的时候,此时调理宫寒,就像给身体“充电”——用夏季的“火”,融化冬天的“冰”,把寒邪赶出去,让阳气充足,冬天就不会再被“冻得”犯病了!

图片

中医理论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三伏”是阳气最盛的时节(气温高+日照长),此时人体毛孔张开,气血畅通,皮肤通透性强。此时贴药,如同“开窗通风”,药力可高效渗透经络,直达深层病所。

中医治未病核心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三伏贴通过补阳祛寒,在疾病尚未发作的夏季提前修复失衡状态,避免冬季阳气衰弱时“旧病复发”。

现代医学解释

药物刺激穴位可调节神经系统和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慢性病病理状态。

图片

妇科“冬病夏治”

妇科“冬病”指好发于冬季或冬季加重的妇科寒证、虚证,比如痛经、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等,多因阳气不足、寒邪侵袭所致。冬季阳气虚弱,寒邪更甚,故症状加重;“夏治”则是利用夏季阳气最旺的时机,通过穴位贴敷、艾灸、针灸等中医特色疗法,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从而调整阴阳平衡,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症状。


图片

这些妇科问题 夏天调理最管用!

1. 痛经(寒凝血瘀型)

表现:经期小腹冷痛,热敷后缓解,经色紫暗带血块,手脚冰凉。

冬病夏治功效:温经活血、祛寒止痛,降低冬季痛经发作频率。

2. 盆腔炎(寒湿瘀阻型)

表现:下腹冷痛反复发作,腰骶冷痛,白带量多、色白质稀,大便稀溏。

冬病夏治功效:祛湿散寒、化瘀止痛,缓解冬季下腹冷痛。

3.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

表现:继发性痛经(越来越疼)、**疼痛、不孕,冬天症状加重。

冬病夏治功效:活血消瘀、温经补肾,预防冬季痛经复发。

4. 月经不调(寒凝型)

表现:月经推迟、量少,甚至闭经,小腹冷痛,得温则减。

冬病夏治功效: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改善冬季月经紊乱。

5. 不孕(寒凝胞脉型)

表现:备孕多年未孕,平时手脚冰凉,小腹冷,经色暗。

冬病夏治功效:温宫助孕,让“宝宝的家”更温暖。

6. 产后身痛(寒湿型)

表现:产后关节痹痛,遇冷加重,冬天更疼。

冬病夏治功效:温经通络、散寒除湿,缓解冬季关节疼痛。

图片

不合适人群

  • 发热、积食内热明显者;

  •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需医师评估);

  • 对药物或胶布过敏者;

  • 皮肤破损或感染者。

图片

注意事项

  • 贴后皮肤微痒属正常反应,可缩短贴敷时间;

  • 若出现红肿、灼痛,需立即取下药贴。

图片

快抓住这关键的短短四十天

为调理妇科寒证打下坚实基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夏火 融冬冰

让宫寒少些折腾

图片
图片

三伏贴常见问题解答

Q1:贴后皮肤发红、起泡正常吗?

轻微发红、发热属正常反应。若出现水疱(约黄豆大小),是“瘢痕灸”起效的表现,可碘伏消毒后涂抹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进行治疗;若水疱过大或溃烂,请立即就医!!

Q2:贴敷期间能吹空调/吃冷饮/洗澡吗?

忌贪凉! 空调温度≥26℃,避免直吹;禁食冰饮、海鲜、辛辣食物,以免寒气入侵影响药效;若夜晚贴敷,建议取下后当晚不要洗澡。

Q3:三伏贴的具体贴敷时间及频率?

建议每隔1天敷贴1次,成人每次贴2-3小时左右(老年人及皮肤娇嫩者,适当减少敷贴时间),贴敷时间到了,可自行揭去。本疗法一般10次(20天)为一个疗程,每年夏季1-2个疗程,医生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具不同的疗程。

图片

▲仅做展示,敷贴穴位以医师开具为准

图片

出诊专家及时间

▪ 陈翊 主任中医师

▪ 丁爱娟 副主任中医师

▪ 曹珍珍 副主任中医师

▪ 丁芳玲 副主任中医师

▪ 朱磊 副主任中医师

▪ 方艳 副主任中医师

▪ 陈碧慧 主治中医师

▪ 黄丽慧 主任中医师

▪ 许敏忆 副主任中医师

▪ 吴燕虹 副主任中医师

▪ 盛慧娟 副主任中医师

▪ 施艳 副主任中医师

▪ 安洁 副主任中医师

▪ 朱梦赟 主治中医师

出诊时间详见微信小程序预约平台

图片
  • 扫描上方二维码预约妇科门诊医师;

  • 门诊医师辨证后开具三伏贴;

  • 敷贴地点位于中医传统疗法中心。

图片
图片
图片

冬病夏治夜门诊开始啦!

有不少市民朋友留言说

想来贴“三敷贴”

可是白天要上班怎么办?

没关系!

2025年7月1日起

为了方便市民随时随地的“健康一夏”

昆山市中医医院推出特色温馨“夜间门诊”服务

图片

▲冬病夏治夜门诊医师出诊表

图片


图片

扫描左侧二维码

跳转预约

图片

▲简单两步即可预约


图片

冬病夏治各科室的特色


图片

治未病科

图片

体质调理

针药并用

未病先防

图片

脾胃肝胆科

图片

穴位贴敷

治脾胃虚寒病

图片

针推康复科

图片

辨证取穴

多种外治调阴阳

防冬病

图片

闵氏伤科

图片

肩周炎三伏天

巧用“热奄包”

图片

儿 科

图片

穴位敷贴调理呼吸道

胃肠道疾病

图片

肺 病 科

图片

呼吸道疾病

“三伏贴”“三伏补”

图片

肾病科

图片

穴位敷贴治疗

脾肾阳虚型肾病

图片

耳鼻喉科

图片

过敏性鼻炎

遇上“三伏贴”

……


图片

2025年冬病夏治时间

图片

夏至开穴

图片

6月16日—7月9日(共23天)

图片

伏前加强

图片

7月10日-7月19日(共10天)

图片

初 伏

图片

7月20日-7月29日(共10天)

图片

中 伏

图片

7月30日-年8月8日(共20天)

图片

末 伏

图片

8月9日-8月18日(共10天)

图片

伏后加强

图片

延续至八月下旬


来源:昆山市中医医院

已有0人打赏

已有0人打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领红包

每天看看帖,就赚牡丹花,免费好礼立即入手。

打赏
0人赞

推广

今日热门
  • 人都是会变的,这句话让人难过,又让人觉得 ..

    飞鱼儿岛主

    35
  • 早安~

    飞鱼儿岛主

    33
  • 早上好!

    冰雪飞舞

    29
  • 早啊

    冰雪飞舞

    29
  • 早安!#我的碎碎念#

    夏晨东

    28
  • 来了来了,早上好啊! #每天一条昆友圈##7 ..

    快乐老儒儒-1

    27
  • 周二愉快! #每天一条昆友圈##7月,你好## ..

    快乐老儒儒-1

    27
  • 早上好!#每天一条昆友圈#

    夏晨东

    2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精彩活动更多
论坛服务
触屏版 / 电脑版

other
马上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