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面原因是昆山人多了,教育资源有些跟不上,剩一万情况肯定好转。但一个普遍性,宽泛性的事情出了点问题,普通老百姓自己卷自己说是因为老百姓人太多了,才导致这一问题,是不是就很自虐?但反过来想为什么昆山人多了,教育资源却跟不上。昆山人不是一夜之间变多的。是几十年来慢慢变多的,各种交通,园区,购物是不是也跟上了? 唯独教育跟不上肯定不能是人多的原因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领红包
推广
基本同意你的观点,昆山的教育政策实施的时候是双标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甚至某公立学校月考考了三门突然被迫叫停了,据说是受到某些热心家长举报,违反了双减政策。 但和你有些差异的是我觉得是这帮优秀的学生成就了秀峰,而不是秀峰成就了这些优秀的学生。 一些我认识的小朋友到了秀峰基本是延续了一贯的学习成绩,很少有因为择校发生成绩急剧转变的情况。 优秀的娃一直优秀,而成绩不突出的娃可能擅长。教育环境的畸形下,每个学生和家长都是被资本收割的韭菜。资本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里,大肆炒作;学生呢不得不从初中开始就长期承受高学习压力。最后就是我一直觉得不该始终把目光放在顶尖的清北,C9,985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211是一个相对比较有盼头的事情。 可惜的如果认为600分以上默认为211有望,那么把整个昆山地区600分以上的学子人数做分子, 用昆山地区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的总人数做分母,最后发现这个比值很低,比江苏地区的普通县级市要明显低很多。代表昆山的教育产出比,普娃成才率很低,这肯定要从自身的教育上去找原因,然后才有可能进步。凌晨百合: 其实想解决问题,都是有办法的。 只是他们不愿意去做而已的。 从一开始,昆山就是极不均衡的教育结构形成的资本教育体系的。 从我们的角度是应该这样的,但是政府部门他们 .. (2025-08-12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