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这时的天气急转直下,有些偏凉了,我却偏爱在这样的午后,搬出木案板,揉一团雪白的面团。面粉簌簌落在掌心,像极了北方冬日窗棂上的霜花,指尖一捏一揉间,竟揉出了故乡的温度。
        肉馅是前一晚就备好的,三分肥七分瘦,拌上切碎的白菜,再淋一勺秘制葱油。筷子顺时针搅动时,油脂的香气裹着蔬菜的清甜漫出来,恍惚间又看见老家厨房里,母亲也是这样边搅馅边叮嘱:“多放些姜末,驱寒。” 
       擀皮要转着圈儿擀,边缘薄中间厚,这样咬下去才既有嚼头又不漏汤。将馅儿摊在面皮上,放在两只手掌当中,两边的大拇指用力压向食指,一个个月牙儿便在掌心立起来,这个独特的包饺子的技能是和我的父亲学的,他大大的手掌一捏,就成了一个个馅大皮薄的月牙形饺子,这可是儿时在父亲包饺子时候我特别崇拜的一件事。当饺子排满竹盖帘时,竟像极了北方年夜饭桌上的模样。 
       水开下锅,白胖的饺子在沸水里翻滚,像一群嬉戏的鱼。盛进我中意的日式青花盘,浇一勺醋,咬开的瞬间,肉汁在舌尖散开,带着北方阳光的醇厚。窗外是微黄的日光洒向地面,碗里是热气腾腾的北方味,这一刻,他乡与故乡,竟在一碗饺子里温柔相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