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亭林园拱辰门春联诞生记,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张嘉伟 口述
2024年1月29日下午2:30许,我正在单位上班,收到市诗词协会领导发来的一条微信:“接市里通知,征集10副迎春对联,字数在16—17字左右,内容歌颂昆山,对联入选后,请昆山著名书法家书写,并由媒体报道,截至时间1月30日,请您做好投稿工作。”
这条信息如一颗石子入水,令我的心情一时不能平静。在短暂时间里撰写迎春对联来讴歌昆山,这不正是我们这些喜欢春联创作者施展拳脚的大好时机吗?我想自己一定要积极参与,并力争写出高质量的春联来。
主题已经很清晰了,字数也很明确了,但是要在短时间内,选取最恰当的角度,组织最得当的文字,应该说并不容易。忙完手头工作后,我开始构思。
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些年来,昆山值得讴歌的地方真是太多了,仅仅用三十几个字来概括,实在是无法面面俱到。那就只能是概括昆山发展的最大亮点来加以展示。而且还要考虑到内容要气势不凡,文字要灵动优美,格式要平仄相对;尤其是不能喊口号和过度张扬。
有着这些条条框框的限制,一时间我难以下笔。晚上,我尝试着写了两副春联,认真品味一下,觉得不满意;又写了两幅,还是不满意。夜深了,我的大脑细胞还在,处于兴奋之中,直到凌晨2点,才迷迷糊糊的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带着几分疲惫和几分焦虑,我来到了单位。当天是交作品的最后一天,时不我待,务必要在此日写出高质量作品来。
一上午的时间,我都在思考着对联的内容,在纸上涂涂抹抹。可我总觉得创作的内容不够大气,也不够跳眼。还觉得少了地域特点。
午饭后,我靠在沙发上打盹儿,可脑子里想的都是春联的内容。想到诗词协会领导的信任和期待,想到自己对对联创作的喜爱,我想怎么也应该写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啊。
可是欲速则不达,脑子一时间短路了,我索性不去想了。就在我恹恹欲睡的时候,脑子里忽然跳出了几个概念来:祖国的崭新面貌、昆山的发展成绩、玉峰山、昆山三贤、昆山一个县城走向世界产生的影响。
我沿着这条思路,打着腹稿,嘴里自言自语着。心有灵犀,趁热打铁!我从沙发上一跃而起,来到办公桌前,挥笔写出了初稿:一峰独秀,三贤引领,昆冈有玉辉煌辞旧岁;万马奔腾,百业俱兴,寰宇得名砥砺赋新章。
随后,我拿着初稿进行反复琢磨,觉得这副对联的结构还应该重新调整一下,即要把祖国的崭新面貌放在上联,把昆山的发展及影响放在下联,这样才更为妥当。
于是,我对春联进行了修改:百业俱兴,万马奔腾,昆冈有玉神州凝紫气;一峰独秀,三贤引领,寰宇扬名娄邑赋新章。
随后,我又仔细地从对联的内容气势、文字平仄、诵读效果等方面进行了仔细推敲,觉得整体还不错。
于是,我就将作品传给了市诗词协会的领导,请他转交市里。1月31日,我收到了市诗词协会领导的电话,他告诉我市里领导看过了,觉得此联不错,入选了。后期使用情况,请听通知。
此后,因为工作比较忙,我就没有更多地去关注春联的使用情况。2月4日下午两点,我收到了市里一家文化传媒公司老总发来的微信,上面是我撰写的春联由著名书法家陆家衡先生书写后,被挂在昆山亭林园内拱辰门两侧的照片。
看到照片后,我很激动,向他询问了有关情况。他说:“按照市里有关部门的要求,今天我们公司组织人手到亭林园拱城门挂春联。我看到是你写的对联,就将照片发给你,让你在第一时间看到。”
照片中的春联,陆家衡老师的书法饱满圆润,遒劲有力,令人赏心悦目。这副巨大的春联给拱辰门增添了不少亮色,看到这样的效果,我特别开心。事后得知,市里在拱辰门挂春联,是昆山几十年来的首创之举,有着特殊的意义。我的作品能够唯一入选,何其有幸!
回顾这些年来,作为一名从遥远的北国冰城来到昆山的建设者,我见证了祖国的欣欣向荣,目睹了昆山的日新月异。我心中时时涌起感恩之情,讴歌之意。日月其迈,时盛岁新。在新一年到来之际,我为能尽一份宣传昆山的绵薄之力而骄傲,更为自己的付出有所回报而欣慰。
岁月悠悠,逐水前行。回首往事,心中犹有一丝激动与兴奋。幸甚至哉,撰文以记之。
(张嘉伟系昆山融媒体中心记者)
来源:玉峰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