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鼓包看上去就像是有一个“大馒头”
压在颈部一样
民间俗称它为“富贵包”
那么,这个“富贵包”究竟是什么?
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今天就来好好说说它
“富贵包”又称为富贵背,是颈椎和胸椎交界处突出的一个硬包块。颈部大包中既有增生的软组织,也包括骨骼(椎体棘突)的突出和脂肪化的肌肉组织。
第七颈椎(颈椎的最后一节,也是颈椎与胸椎的交界处)本身棘突较长。
我们正常的颈椎应该是前突,而胸椎应该是后突,在这个交界处,如果颈椎和胸椎都过度突起,那么就会让相关的肌肉群紧张痉挛而肿胀。
所以当原本就凸起的“第七颈椎棘突”遇到颈胸交界处周围肌肉群紧张肿胀时。
“富贵包”
一个外观似颈后大包的向后凸起
也就慢慢形成了
上交叉综合症是指由于上斜方肌、肩胛提肌、胸大肌、胸小肌较为紧张,而菱形肌、前锯肌、中下部斜方肌、深颈部屈肌,特别是斜角肌较为无力松弛,而呈现出的一种肌肉力量不平衡综合症。
将此命名为“上交叉”的原因在于,当无力松弛和紧张的肌肉在上身形成连线时,其连线呈交叉状。主要表现有:耸肩、含胸、驼背和头部前倾。
1. 长久以错误坐姿伏案的工作者:通常发生在程序员、学生、文员、医生、司机等身上,这些从业者在工作时会不自觉把上身向前倾,下巴凸出,上臂向外抬而没有贴住上半身,前臂在没有承托的情况下,对上肢(特别是肩膀)造成很大负荷。长此以往,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驼背。
2. 过份锻炼胸大肌,缺乏锻炼上背肌群者:此类人群比如拳击选手,为获得最佳的防守和进攻姿势,过度训练胸前肌肉(如胸大肌、胸小肌)和颈后部肌群(如上斜方肌和肩胛提肌),而忽视下背(如中下部斜方肌、菱形肌、前锯肌)以及颈前部肌群(如深部颈屈肌、斜角肌),长期以往将导致胸前背后肌肉发育不平衡,从而出现含胸、头部前倾等姿势。
3. 个别群体:如进入青春期的女孩,会因不适应胸部发育,而刻意用含胸的姿势来掩饰;以及部分体育爱好者在跑步时,由于省力等原因而出现含胸驼背,这些不良习惯均会导致驼背等不正确姿势的出现。
4. 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单侧撑下巴、侧趴看书及低头使用电子产品等不良姿势造成了颈肩部两侧肌肉力量不平衡,从而带来了相关颈肩症状和脊柱病理性改变。
压迫颈椎:头部前倾,颈椎曲度变小甚至消失,会压迫颈椎之间的神经,严重的会引起头痛头晕,以及手臂麻木等。
运动能力下降:含胸驼背会使得胸腔容积变小,导致肺活量变小,以及呼吸不畅。
不美观:含胸、驼背、圆肩在形体上给人一种不美观的形象。
①头部不自觉地向前倾
②上胸段向前屈曲
③从侧面看,耳垂在肩峰前方
是否常有颈肩部肌肉紧张或疼痛?
这些都是上交叉综合症的典型表现!
如果您有以上情况,那就要引起重视啦!
上交叉综合症是因上半身姿势异常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如果只是对症治疗,不认识到它的病因病机变化,不但效果不好还容易复发。
如果能从病因病机着眼,不但治疗疼痛的具体部位,还能从肌肉力量不平衡的角度进行综合调整,许多棘手的问题也将会应手而愈。
对此
昆山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
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
一套具有科室特色的预防+治疗方法
快来学习一下吧~
①站立、行走时保持良好的姿势,头和躯干保持在中立位,耳朵和肩膀中部的连线与地面垂直。
③睡觉时选择的枕头不能过高,或是可以在颈部放一个小垫子,以维持正常颈椎曲度。
①牵拉胸大肌
方法:以拉伸右侧为例。如图所示,右肩部外展90度,肘屈曲90度,掌心朝前,固定前臂。弓步,腰背挺直,身体前倾,直到右侧胸大肌有牵拉感为止,维持30秒后逐渐将身体回正。双侧各做10次为1组,重复3~5组。
②牵拉斜角肌
方法:站立或坐位下,以拉伸左侧为例。如图所示,右手将头部缓慢向右斜向后侧拉伸,同时左侧肩膀轻轻向下压,尽可能感受颈部左侧肌肉的拉伸,维持30秒后用手轻轻将头部推回中间。双侧各做10次为1组,重复3~5组。注意事项:躯干中立位,动作轻柔缓慢。
③牵拉胸锁乳突肌
方法:站立或坐位,以拉伸左侧为例。如图所示,右手将头部缓慢向右侧拉伸,同时左侧肩膀轻轻向下压,尽可能感受颈部左侧肌肉的拉伸,维持30秒后用手轻轻将头部推回中间。双侧各做10次为1组,重复3~5组。注意事项:躯干中立位,动作轻柔缓慢。
④牵拉背阔肌
以拉伸右侧为例,右手过头向后弯曲,左手从后方握住。右手大拇指朝上,手心朝后。身体向左侧弯,同时右侧身体稍向前扭转,最大化地拉伸右侧背阔肌,维持30秒后逐渐将身体回正。双侧各做10次为1组,重复3~5组。
⑤放松枕后肌群
方法:双手大拇指分别按在左右耳朵后方凸起骨头处的外下方,用中等大小的力量揉动15秒,10次为1组,重复3~5组。注意事项:头部中立位,避免耸肩。
①肩部外旋训练
如图所示,以左侧为例。左手握紧弹力带,上臂贴紧身体,左前臂向外打开,作肩关节外旋动作。每次保持30秒。双侧各做5次为1 组,重复5~10 组。(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训练量。)注意:上臂始终贴紧身体,手腕保持中立,腹部收紧。
②菱形肌、斜方肌中下束训练
(用弹力带进行直臂划船训练)
如图所示,双手握紧弹力带,双肩前屈90度,在肘关节伸直的情况下将弹力带向后下方拉,拉到末端时保持30秒,连续做5次为1 组,重复5~10 组。(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训练量。)注意:训练时不能耸肩,注意力集中在中背部肌肉。
两手握住弹力带,从身体后面绕到前面,进行双侧肩带前引的动作,每次保持30秒。连续做5次为1 组,重复5~10组。(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训练量。)
方法1:采用弹力带训练。两手握住弹力带,从头后绕过。头部向后用力,与向前拉的力量作对抗,每次保持30秒。连续做5次为1 组,重复5~10 组。(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训练量。)注意:握紧弹力带,防止脱离,弹伤眼睛。
方法2:单手或者双手托住头部后侧凸起的位置,下巴微收,头部与手产生对抗。每次保持30秒,连续5次为1 组,重复5~10 组。(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训练量。)
方法1:身体挺直,脚后跟、臀部、背、肩(从下往上)贴紧墙面站立,双手屈肘90度,掌心朝前用力向后贴住墙面保持这个姿势30秒以上,并配合深呼吸。
方法2:双手平举在胸前,呼气时缓慢上举至耳朵两侧后保持30秒后还原。10 次1组,重复5组。注意事项:双脚与肩同宽,不要耸肩、含胸驼背,上举时保持肩膀远离耳朵。
配合呼吸进行胸椎伸展。患者俯卧位,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呼气时上背主动伸展抬起(保持15秒),注意力集中在中上背部,而非下背部,吸气回落。5 次为1 组,重复3 组。注意:两手臂向后方延伸,尽量夹紧大腿外侧,沉肩,腹部始终保持收紧。
双腿自然开立,膝关节微屈。屈髋,臀部向后,动作全程保持挺胸、收腹,挺腰。手臂依次做 Y、T、 W、L动作。
注意:(1)做Y、T、W的时候,大拇指始终朝后。(2)全程收紧后背和肩胛骨,手腕不动,用力时呼气,还原时吸气。(3)在每一次的动作末端停留2~3秒后再还原,同一个字母重复15-20次后再进行下个字母。
科室由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三部分组成。近年来,科室依据就诊患者疾病谱构成和自身特色优势,初步形成以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面神经瘫痪和中风后遗症为本科的优势病种;依托重点专科平台,优化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强化中医内涵建设。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先后创建成为苏州市中医临床重点专科、苏州市医学重点学科。
科室现有医师22人,康复治疗师21人,其中主任医师4名、 副主任医师8名、主治医师6名、住院医师4名、副主任康复治疗师2名,主管康复治疗师4名、康复治疗师15名。科室人员结构较为合理;其中博士后1名、医学博士2名、博士在读2名,硕士11名、姑苏卫生重点人才1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和“333”工程培养对象各1名,入选省卫生国际交流支撑计划1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外向型优秀骨干人才1名。
专科在常规体针、耳针、埋线、拔罐和艾灸的基础上,陆续开展经穴埋线新方法治疗功能性便秘、失眠和肥胖症;同时在夏令三伏推出龟板灸、隔盐灸、长蛇铺灸及穴位敷贴等“冬病夏治”治疗手段,凸显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围绕体虚反复发作、亚健康患者,推出颈椎病、腰椎病和关节炎等系列膏方,体现全程康复的理念,特色“中医供给”满足百姓的多元健康需求。
目前康复科开设专科门诊有颞下颌关节康复、骨折术后康复、颈肩腰腿痛康复和面瘫康复门诊等。针对目前中风、截瘫、脑瘫、颞下颌关节紊乱、骨折术后功能障碍和运动损伤康复等,运用现代康复Bobath手法、Rood技术、PNF训练、3M治疗、关节松动术及作业治疗等方法,结合脑循环系统治疗仪、语言障碍诊治仪、半导体激光、经颅直流电刺激仪和MOTOmed智能康复训练系统等先进的康复器械,较好地促进患者功能改善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基于生物力学的脊柱微调手法和小针刀技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枕寰枢失稳、脊髓型颈椎病、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重症肩周炎等难治性颈肩腰腿痛的非手术治疗方案。2014年从中医经典筋痹理论着眼,糅合当今的激痛点学说,创新采用芒针雀啄恢刺法,有效便捷地诊治平素较为棘手的筋伤疾病。
近年来科室承担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1项、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课题1项、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3项、苏州市科技局课题2项、昆山市科技局课题3项。荣获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苏州市医学新技术二等奖二项、昆山市医学新技术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发表核心专业期刊论文15篇,SCI论文3篇。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等实习生的临床带教,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本科班针灸学床边教学及江苏大学临床医学本科班(昆山)的针灸学和推拿学教学工作等。
来源:昆山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