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唯一!歇马桥村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近日,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在延安隆重开幕。此次大会聚焦乡村文化,其间发布一本由唐珂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村庄里的家风家训故事》。该书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组织编写,编纂过程面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征集稿件,最终收录了123个村庄的优秀家训案例,是大会现场人手一册的重要读本。其中,我镇“歇马桥村”有幸在该书中作为昆山唯一入选的典型案例,成为乡村家风家训故事的典范。
“忠勇报国,碧血荐轩辕;仁善济世,德泽润桑梓。”这是歇马桥村的祖训,因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屯兵佳话而生,更在近千年岁月中被一代代乡民以行动践行,淬炼成刻入血脉的家风根基。南宋烽烟里,韩世忠率将士卸甲荷石,筑成“歇马桥”解民涉水之苦,宋高宗御赐“忠勇”匾额,昭示着其子孙以忠勇报国为立身之本。
歇马桥村的家风传承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爱国名将相关的传说,为村落奠定了忠义豪迈的文化基调。此外,村里朱宅的300多年黄杨树流传着“家有黄杨,必有栋梁”的说法,而朱家也确实走出了朱家镛、朱复等八路军、新四军干部,红色基因与崇文尚志的理念早早融入村落的家族传承中。这些历史记忆潜移默化影响着村民,成为家风中忠义、奋进等品质的源头。
思想巨匠顾炎武曾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依偎于思想大家的故乡,歇马桥村“三角街”传承的“三顾”精神,从歇马桥村走出的小儿心胸外科专家贾兵,一生都在实践“三顾”开创的家风,以医者仁心的精神信仰,续写着村庄石板古街的故事。他曾主刀全国首例出生11小时新生儿心脏根治术,刷新医学界570克超早产儿的存活纪录,以“精益求精”承接顾氏济世报国之情。
贾兵生前始终挂念家乡,启动“心系故里”工程反哺桑梓。推动设立900万元慈善基金,救助400余名患病儿童,为昆山贫困家庭减免手术费用。成立名医工作室,培养12名本土儿科专家,实现复杂先心病手术“本地化”。促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全面托管昆山妇幼保健院,大幅提升昆山妇幼保健事业发展水平。
近年来,千灯镇持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深耕“好人文化”,通过选树宣传道德模范、“昆山好人”等先进典型,让榜样力量引领文明风尚。创新推行“文明+”模式,依托乡村党校、积分管理等载体,结合文明实践系列活动,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家风家训传承、“文明十二条”推广等主题宣传,成功举办“文润昆山·你我同行”千灯专场,常态化开展“洁净家园日”活动,实现环境整治与文明提升双促进。
接下来,千灯将聚焦常态长效,持续深化文明实践内涵,推动文明建设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着力让文明之风转化为居民可观可感的幸福温度。
来源:金千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