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模式
  • 9127阅读
  • 1回复

[昆山要闻]昆山中医院博士团 丨 陈奕:脚踏实地献青春,同舟共济谱新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女离线媛若惜
发帖
3606
昆币
62912 枚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01-11 , 来自:江苏省0==


编者语

十四五期间,昆山市中医医院致力打造高精尖人才聚集平台——“博士天团”,以“头雁”引领科室发展、科研与技术创新,在专业领域绽放异彩!漫漫人生路,陈奕博士用短短4290个字,将32年在昆中医的经历娓娓道来,这是一部个人成长史,也是一部昆中医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的发展史。每一个为昆中医倾注青春的前辈,每一个为昆中医鞠躬尽瘁的个体,都将筑起昆山市中医医院的铜墙铁壁,不畏艰苦,风雨同舟,愿我们携手相扶,共创昆山市中医医院美好的未来!

图片

我是地地道道昆山人,从实验幼儿园、实验小学到昆山中学,1991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大外科专业毕业,来到昆山市中医医院入职报到,第一个见到的是时任办公室毛纯漪主任。当时的医院二百多人,院区非常迷你,刚从省会到县级市,落差感不小,但不久医院奋发向上、团结拼搏的氛围让我又一次燃起激情。

图片

▲ 建院初期骨科合影

一进骨科,我们石庭芬主任就让时任医院团支部书记张月林师兄带我,我们一个组共管14张床。10.1国庆节第一次单独上大外科急诊班,当晚来了个右肩关节脱位的老太太,最后一个人足蹬牵引法复了位,顿时从惶恐到成就感爆棚。张师兄工作起来拼命三郎,对我说得最多的话是“居安思危”,石主任每次查房都拿小卡片记录和翻看,务求精准规范。每天都有新病例、新手术、新挑战涌来,越干越有劲,第一次的清创、骨牵引、腰椎造影……很快一年就在急诊、病房、手术室日夜工作中过去了。一天,石主任把我叫到他办公室,郑重和我面谈,他说科室要发展,每个人都要有专科方向,规划了脊柱、小儿骨科、显微外科等,考虑今后派我去上海六院骨科进修显微外科,为了打好外科基础,还安排我去外一科张国良主任那里轮转半年。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医院文化也丰富多彩,1993年时任孙忠明院长让我设计了院徽,从此医院有了院训、院歌和院徽三大文化标志,中医院虽小,但充满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精神!

1995年4月我首先参加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承办为期一个月的全国显微外科学习班,然后进入骨科进修一年。第一次参加骨科急诊,我们一个组本院医生加进修生共10个人,当晚我上了大大小小七台手术,直到早上7点才从手术室出来,这么大的强度让我有点崩溃,赶紧打电话问石主任:如果我在上海累倒生病医院是否报销医药费?后来想想好笑,上了一次急诊已经在安排后事了,但也说明上海三甲医院的工作量与我们县市级医院的差距。进修一年,轮转了创伤、关节、骨病等组,经历了带血管蒂游离背阔肌皮瓣转移、甲瓣再造等经典显微外科手术,以前最怕的神经、血管不再恐惧,就像拿到了一张人体城市交通地图,技术和信心都有了很大提高,进修结束前我已能独立完成断指再植手术。

图片

▲ 1996年4月上海六院双拇指离断再植显微外科手术

进修回来石主任马上带我去镇江医疗器械厂购买了10倍光学手术显微镜,赴上海嘉定购买手提式C臂机,开展临床显微外科和闭合外固定支架手术。1996年9月我和奚学东师兄急诊做的昆山第一例断掌再植手术获得成功,一年后50例胫腓骨骨折闭合外固定支架论文发表。

图片

▲ 1996年8月昆山首例断掌再植手术获得成功

在石主任指导和上海六院骨科范存义博士帮助下,以阳澄湖中华绒螯蟹为主药的昆山接骨片课题获昆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并作为医院自制药投入临床,同时与上海六院骨科的合作日益紧密,上海六院副院长兼骨科主任曾炳芳教授,骨科终身名誉教授、中国再造手之父于仲嘉教授等骨科专家团队纷纷来院举办讲座和手术,进行急危重症双向转诊等,为后续我院大量骨科医生赴上海六院骨科进修、推动创伤骨科发展起到很大的帮助。

2000年3月昆山市卫生局提出建设好临床和管理两支队伍,抽调部分业务骨干赴基层卫生院挂职锻炼,我被选派去古镇周庄卫生院任业务院长。

图片

▲ 2000年3月挂职周庄卫生院

周庄那几年旅游业蒸蒸日上,临床工作外,还承担了大量接待保障工作。回顾两年三个月的挂职锻炼,除了自己酒量没有提升外,卫生院在医疗水平、业务收入和文化发展都得到发展,周庄是我的第二故乡。

图片

▲ 2000年3月挂职周庄卫生院

2002年6月回中医院任医教科长,工作范围包括医务、科技、教育、院感和农村中医工作五大块。医教科岗位对我又提出新的挑战,利用周末时间,我去上海财经大学参加为期二年的医院管理MBA,系统学习了国内外医院管理尤其是财务、人力资源、大数据分析在医疗质量管理中运用和绩效分配等相关知识,第一次听说国外医院的6sigma管理方法、JCI医疗质量认证体系、信息系统构建在未来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等等。不久我就在医院内部给院领导和各科室发放每月一期医教科通报,通过大量数据汇总来分析医疗质量、纠纷原因和科教成果等,奖优罚劣,积极搭建医疗、急诊、科教三个外院专家教授后援团,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科教管理等七大七大管理委员会,推出了《昆山市中医医院医疗事故和纠纷处理办法》等措施。在时任赵坤元院长支持下,狠抓临床基础管理,每周定期借旁边朝阳小学进行三基考试,科主任带头参加,院领导亲自监考,邀请苏州急救协会专家来院培训急救技能,通过大家一段时间共同努力,我院在苏州大市范围三基考试和心肺复苏技能比赛均获得第一佳绩。每周定时在时任李祥元副院长带队下赴临床考核三级查房、教学查房等,结果及时通报,大大纠正了以往旅游式查房和家属探视管理混乱等问题。通过这些举措,在2002年9月全国出台“举证倒置”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后,医院在规模上极速扩张,新员工大量上岗情况下,平稳度过了医疗高风险期。

2005年1月医院在业务急剧增长情况下,强调一体两翼发展,为此成立科教科,任命我为科教科长。在院部支持下,我成立了科教秘书队伍,在时任王学东副院长带领下,强化了院外科教后援团的建设,经过不懈努力,我们昆山市中医医院是全省第一个创建成功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现代化中医医院的县市级医院。随着医院科教工作快速发展,我又一次感到自身科研能力不足,为此向院部提出在职报考南京中医药大学骨伤科博士。2006年9月通过考试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黄桂成导师的学生并于2009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黄老师不仅临床经验丰富,还著书立学,为人勤奋和严谨,在他的帮助下,利用南京中医药大学和省中医院平台,不断提升医院科研申报、中期评估、终期验收、实验开展、医学伦理等工作水平,当时在苏州地区县市一级中医院的科研立项和成果方面,昆山市中医医院一枝独秀,遥遥领先。教学上,除了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我们还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和国际教育合作基地、山东和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医院等。通过师资队伍培训,规范了带教工作。为加快亚专科建设,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之举,如为了发展胸外科,首次尝试进修采取组合方式,同时派出外科、呼吸科、麻醉科和护理部四位医护人员赴上海胸科医院进修等。

2006年时凤英院长上任后,非常重视中层干部培训,我有幸于2008年9月借调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工作半年,三个月中医处,三个月中药处。

图片

▲ 2008年借调国家中医药管理期间和国家局领导在北京参观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主题展览

在这里体会到国家部委办局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极强的安全保密意识。半年的借调工作,让我从宏观层面对全国卫生科技工作有了深入了解,同时也加强了我院和国家局的联系。

图片

▲ 2008年在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参加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华本草》编纂研究”课题验收会

2010年医院为了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把人事科和绩效办合并成立人事绩效科,任命我为科长,这对我来说又是新的挑战。为了加快科室医、教、研和管理综合提升,利用绩效管理中KPI方法制定了科室年度目标考核和科主任二年聘期目标考核体系,从十二年的考核数据看,中医院科主任和科室都围绕目标在努力并取得进步。2011年8月,我和徐进康副院长参加卫生部为期一个月的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第六期高级培训班,通过中美卫生历史背景、投入占比、人员占比、医学生教育、组织架构、职业精神、分配方法、服务效率,内外环境影响等大数据对比,来分析两个不同国情大国卫生事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图片

▲ 2011年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参加卫生部高级培训班

我们还参观了波士顿麻省总医院、贝斯以色列医院、德国护理中心、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等。通过培训,我们在了解美国医疗体系和医保制度基础上,对其存在的弊端有了清醒的认识,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加强了国际医学界联系。

图片

▲ 201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和RBRVS医院绩效管理方法创始人之**庆伦教授合影

冯全林院长接任后注重医院亚专科发展、高层次人才培养、三级乙等中医院创建和绩效管理精细化发展。为此,我在2014年起草了《昆山市中医医院出国研修管理办法》并通过职代会实施,建立了从申请、审核、签约、待遇等内部制度,对促进医务人员开展国际交流起到了推动作用,自此以后,我院出国研修方向从韩、日、新加坡开始转向英、意、美等欧美国家。通过引进台湾保诚医院管理公司的绩效方法,对总务、信息、药品和医疗设备仓库管理进行了梳理规范,加强了成本控制,为医院财务状况良性循环打下坚实基础。

孙东晓院长上任后,主要围绕三甲中医院创建、西部医疗中心建设和应对突发新冠疫情三大重点工作,全院上下承受了极大压力,我对照三甲中医院标准和西部医疗中心规划,重点在医院人才招聘、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上下功夫,同时带领全科同志承担了疫情期间大量人员防疫、监测、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时刻关注员工动态和健康状况,把好内部管控关,全院没有发生一例疫情期间人员监管事故。

图片

▲ 门诊工作现状

后疫情时代,彭志坚书记和封以生院长带队的新领导班子以昆山市西部医疗中心搬迁为契机,在人事工作上加大引才育才力度,通过加强与高校院所联系、积极参加各项招聘活动、主动邀请博士生来院参观交流等形式,着力打造博士团队,近二年引进14名博士,一些引进的实用型博士已担任科室主任,内部鼓励在职读博并推出更为优厚的激励政策,截止2023年底,全院已有40位博士(不含在读博士),逐步形成高层次人才集聚现象。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自己经验,我分别对中医医生、西医医生、护理、药剂、医技和行政管理人员从初级到高级职称制定了综合培养路径,作为医院人才梯队建设指南参考。今后,我的工作将重点放在搭建医院国际合作平台,加强人才、技术、学术等的国际交流方面。

图片

▲ 2023年12月与新院合影

从1985年初创时63位职工、以门诊为主的中医院,到现在1955位职工,2000张床位的三甲中医院,医院发展迅猛,我个人认为有以下三个因素:一、以人为本。全方位培养各类人才,院外领导团队给医院营造良好外部环境,院内领导团队继续教育长抓不懈,不断推陈出新,给年轻人成长创造机会。二、注重创新。九十年代绝大部分医院还在吃大锅饭时,中医院已引入运营管理方法,内部实施激励措施,医院业务高速增长,职工收入不断提高,发展进入自我良性循环。县市级中医院率先创建二甲和三甲、教学和附属、现代化中医院等都是不断创新的表现。三、文化凝聚。除了院训、院歌、院徽文化标志,医院内部的人文关怀、传统延续和价值观统一有了进一步发展,连续蝉联全国文明单位就是很好的体现。

图片

▲ 截止2022年12月博士团人员合影

作为中医院自己培养的博士,今天我把32年的工作和学习轨迹呈现给大家,从临床到管理、从乡镇卫生院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国内到国外,复合型的经历。医院管理的难度、复杂性和专业性都是最高等级的,是制度和艺术的有机结合,因为管理对象同质化太低。我一直认为个人是渺小的,环境和趋势决定人,历经8任书记、院长,他们都在改革开放大环境下,自立目标、自我加压并率领全院职工奋勇前行、争创一流,我为能在这里奉献自己的青春而自豪。我对医院充满感情,对同事们充满感谢,我们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每个人都已经成为我生命的重要部分。坚信在上级领导指导下,在院领导班子带领下,全院职工一定能同舟共济谱新篇,再创昆山市中医医院辉煌未来!

来源:昆山市中医医院

本帖评分记录
人生漫步 昆币 +1 -来自昆山论坛APP 01-12
1条评分昆币+1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帅哥在线新时代养蜂人
发帖
7741
昆币
9165 枚
沙发  发表于: 01-12 , 来自:江苏省0==
很好很不错!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快速回复
限76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