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写写,不喜勿喷
前天心血来潮,照着视频教程尝试做欧包。材料步骤都跟着做了,满心期待能复刻。然而,在操作的过程中就知道肯定是失败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发酵时,面团的状态就与视频博主描述的差太多了,完全没有蓬松的,duangduang的那种状态。我不死心,最后一步将面团放入冰箱冷藏一夜,想着或许会出现转机。可第二天早上取出时,面团的大小还是昨晚放进去时候的样子,只是底部多了些湿气。
本着不浪费的原则,我把面团拿了出来,搓团、擀压,直接用平底锅煎了。没想到,煎过之后表面一层鼓胀起来,外表金黄酥脆,而内部柔软蓬松,口感还不错。
这几天,家长交流群异常热闹,对于孩子成长的讨论热火朝天。是倾尽全力购置学区房,为孩子争取优质的教育资源?还是咬着牙坚持让孩子上私立学校,接受更为精英化的教育?是让孩子拼命补课冲击普通高中,还是另辟蹊径寻找课改的出路?种种讨论的背后,其实是家长们内心深深的焦虑,而我就是其中之一。
这不禁让我陷入了沉思,孩子的成长之路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育儿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参考各种成功的案例,试图为孩子找到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然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就算有成功的模式,放到不同的家庭,由不同的家长来监督执行,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一旦有提招的机会,自然都想让孩子去拼一拼。但经过多方打听和了解,我逐渐意识到,这所谓的“拼”,很大程度上拼的是父母的经济实力。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卷是卷不动,经济实力不允许,趟又躺不平,还是经济实力不允许。于是,只能无奈地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自己身上,期待他们能够争气、努力,凭借自身的天赋和勤奋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回想起做欧包的经历,我突然明白,很多时候,我们一心追求的目标并非只要努力就能顺利达成。就像那未能做成的欧包,虽然最初的设想落空了,但却意外收获了美味的煎饼。生活或许会关上一扇我们渴望进入的门,但必定会在某个角落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最终的结果或许并非最初所设想的那般,但也未必就是糟糕的。我们要学会接受这样的结果,并享受努力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这样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