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啦!回来啦!
今天(4月23日)
《北上》剧组重磅回归
导演姚晓峰、制片人张书维携手
李宛妲、李洛伊、褚栓忠
涂凌、齐欢、刘敏等实力主演
奔赴承载无数拍摄记忆的巴城老街
届时,主创们
将与翘首以盼的粉丝热情互动
共赴一场光影与情怀交织的春日之约


连日来,《北上》剧中的飞鸟北上茶馆、龙云崌、照见艺文空间,剧中主人公曾经漫步的石拱桥、驻足的河埠头、徘徊的小巷等取景地吸引了各地前来“同框打卡”的游客,大家都热切期待着《北上》回家,期待着“花街”小院再现那些熟悉的身影。
自3月3日《北上》开播至4月20日,老街客流量达59.9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048%。在前不久的清明假期,巴城镇所有景区共接待游客超18.2万人次,同比去年上升83%。不少观众追着剧情,来到巴城,走进昆山,追剧、打卡,掀起了一波昆山文旅新高潮。
3月3日,《北上》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及爱奇艺平台同步播出,通过运河文化将不同时代的青春串联起来,老一辈的坚守、中生代的转型,与年轻一代的创新,形成了三代人的精神对话,深刻诠释了“变与不变”的时代命题,一开播就收获了一众好评和追捧。
根据中国视听大数据显示,《北上》播出首日集均收视率3.929%,创下近三年黄金时段电视剧播出首日最高收视纪录。猫眼专业版数据见证,电视剧《北上》3月累计有效播放量9.74亿,集均有效播放2565.1万,成为2025年3月历史剧有效播放、集均有效播放榜双榜冠军。
4月14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剧《北上》研讨会在京举行。会领导专家对剧集的艺术表达、社会价值高度认可——《北上》以大运河为背景,兼具宏观历史视野与当代文化价值关照,青春化地展现了运河人家的奋斗史,史诗叙事与集体记忆的书写则指向更深层的民族图谱,打开了文化寻根意义上的想象空间。
漫步巴城老街,仿佛走进了历史的画卷。
随着电视剧《北上》在央视热播,巴城老街以“剧中人”的身份,将荧屏上的运河史诗化作现实中的文旅叙事。伴着河道中悠然穿行的货船,很多游客身穿《北上》同款校服,在“花街”码头和运河人家等处拍照打卡。
“电视剧播出后,老街人气暴涨,店内也同步推出《北上》同款服化道。”若水兰庭店主理人曹玉英说,店内融入了更多传统文化、茶文化等元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相结合,让每一个来过老街的客人都留下美好回忆。
将影视“流量”转化文旅“留量”,巴城借势《北上》影视IP的涟漪效应,通过林石嘴垂钓活动、巴解园骑行活动、华东开心农场花灯活动等户外休闲节庆活动,联动巴解园、双湖欢乐园,既激活阳澄湖核心区的生态磁场,更将老街文脉向南部正仪历史文化片区及北部石牌乡村游片区延伸,构建起贯通古今的生态文旅走廊。
《北上》剧组走进巴城老街;谍战剧《孤舟》划过锦溪天水桥;《清明上河图密码》在昆山数字梦工场开拍;都市情感剧《好团圆》、生活剧《小夫妻》等一系列影视作品均选择在昆取景……
▲《孤舟》取景地——锦溪古镇
▲《清明上河图密码》取景地——清明上河图·秘境
“以影带旅、以旅促影”,近年来,昆山深挖地方文化底蕴内涵,改造提升旅游景观,研发优质影视旅游线路、产品和体验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围绕“吃住行游娱购”,不断开发新产品、拓展新领域、丰富新业态,让“影视+文旅”保持持久吸“影”力,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在昆山变成了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