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47474
10:35 am
医生,我一咳嗽就漏尿是怎么回事呀?o(╥﹏╥)o
你这是盆底肌功能出现了问题
什么是盆底肌功能?
今天就和大家好好唠唠盆底肌的那些事~
“盆底肌”它到底是什么?
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部的、由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的肌性群组。
它像一张“吊床”或“网兜”,从前方耻骨延伸到后方尾骨,并向两侧连接坐骨,承托着盆腔内的脏器。
这张“吊床”起哪些作用呢?
支撑与承托:负责兜住盆腔脏器,防止它们在你站立、活动时掉下来(即“盆腔脏器脱垂”)。
括约与控制:控制尿道和肛门的开合,让你能自主控制排尿和排便,避免尴尬的“漏尿”和“漏气”。
性功能与生殖:参与性反应和性高潮。对于女性,强健的盆底肌意味着更好的**收缩和性感受;对于男性,它则关系到勃起硬度和射精控制。
核心稳定:它与腹横肌、膈肌、多裂肌等共同组成人体的“核心”团队,稳定骨盆和脊柱,保护你的腰部,维持正常体态。
为什么盆底肌会“**”?
妊娠与分娩:这是女性盆底肌损伤的首要原因。孕期胎儿重量持续压迫,分娩时产道的极度扩张,都会极大地拉伸和削弱盆底肌。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长,肌肉力量自然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肌也会变得松弛。
腹压增高:长期便秘、慢性咳嗽、经常重体力劳动、肥胖等,都会持续增加腹部压力,向下“冲击”盆底肌。
如何判断你的盆底肌是否“健康”?
压力性尿**:咳嗽、大笑、运动时漏尿;
总觉得下腹部有下坠感,或**口有东西膨出(盆腔器官脱垂);
性生活质量下降,**松弛;
反复尿路感染;
紧张的信号:尿频、尿急但排尿困难;便秘、排便费力;**疼痛;莫名的小腹或腰骶部疼痛。
以上为常见症状,仅供参考,如有疑虑请及时就医。
盆底康复训练的主要方法
1. 针灸治疗
中医认为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气虚下陷”、“肾气不固”、“肝失疏泄”等,导致筋脉弛缓、固摄无权。针灸的作用在于:
1. 调节气血,补益脾肾: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关元、气海、足三里、八髎穴),提升中气,补益肾气,从而增强盆底肌肉的支撑和约束能力。
2. 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盆底功能与肝、肾、脾、胃等经脉密切相关。针灸可以疏通这些经络,缓解局部肌肉的紧张或松弛状态。
3. 刺激神经肌肉:现代医学认为,针刺能直接刺激盆底肌和周围神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和弹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 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盆底电刺激治疗利用电流对盆底肌纤维及其支配的神经进行刺激,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加强收缩力从而达到促进盆底肌修复的效果,加速损伤的盆底肌及神经的恢复,促进盆底血液循环,通过盆底肌肉评估,个性化的电刺激、唤醒、激活盆底的神经肌肉,从而改善子宫**脱垂、**松弛、尿**等。
生物反馈治疗是用仪器检测盆底肌电信号,将其转变为可见的图形和听到的声音。从而知道进行盆底肌肉收缩和放松训练时的实时状态,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重建神经肌肉功能。此种训练方式大大增加盆底肌锻炼的趣味性、准确性,让主动训练更有效。
3.呼吸与核心协同模式
吸气时,膈肌收缩下降,腹腔压力增大,盆底肌被动向下舒张。呼气时,膈肌放松上升,腹腔压力减小,盆底肌主动向上收缩。
4.四阶整合训练法(从易到难)
第一阶:仰卧位
基础感知与神经连接目标:在无重力干扰下,建立大脑-呼吸-盆底肌的精确连接。
姿势:仰卧,双膝弯曲,脚平放,全身放松。腰部与地面有自然空隙。
步 骤
①预备: 一手置腹部,一手置胸前,确保呼吸时胸部起伏小。
②吸气(4秒):鼻吸,感受气体将腹部和盆底肌温柔地向下、向四周推开,腹部隆起。有意识地放松盆底肌,想象它像降落伞般展开。
③呼气(6-8秒):嘴吐气,腹部内收。在呼气的同时,温和地、由下至上地收缩盆底肌(凯格尔),想象将降落伞轻轻收拢上提。
④完全放松:呼气结束后,确保盆底肌彻底放松后再进行下一次循环。
要点:全程避免臀、腿发力。感受呼吸带来的盆底肌被动运动,再顺势加上主动收缩。
第二阶:四足跪姿
深度协调与重力辅助目标:利用重力深度感受盆底肌的舒张,并通过脊柱屈曲强化收缩。
姿势:双手双膝撑地,腕在肩下,膝在髋下。背部平直,像一张桌子。
①吸气:让腹部自然下沉,感受地心引力让盆底肌自然向下舒张,产生微微的坠胀感(猫式伸展的起始)。
②呼气:收缩盆底肌向上提,同时轻轻将腹部向内向上吸,拱起背部(猫式弓背)。这个动作能极佳地辅助盆底肌上提和收缩。
好处:此姿势能最直观地利用重力感受盆底肌的舒张与收缩,协调性训练极佳。
第三阶:坐姿 / 站姿
功能化应用目标:在抗重力姿势下训练盆底肌功能,模拟日常生活。
姿势:坐姿, 坐于椅前1/3或瑜伽球上,脊柱立直,双脚平放。站姿,双脚与肩同宽,微屈膝,核心轻微收紧保持躯干稳定。
执行与仰卧位完全相同的呼吸-凯格尔节律。
吸气:感受气息充满腹腔,盆底肌向下舒展。
呼气:在保持良好姿势的同时,温和地收缩盆底肌上提。
挑战:在这些姿势下,盆底肌需额外做功来对抗重力,难度更大,也更贴近生活。
第四阶:整合到功能性动作中
最高阶挑战目标:让盆底肌在动态活动中自动提供稳定支持,实现真正的功能康复。
示例1:搬运重物
①走到物体前,屈膝下蹲。
②呼气,收缩盆底肌和核心,抱起物体。
③整个过程中,保持平稳呼吸,盆底肌提供持续的“轻调”支撑。
示例2:咳嗽/打喷嚏前
在动作发生前,快速呼气并瞬间收紧盆底肌和腹部,为盆底建立一个坚实的“支架”,能有效防止漏尿。
▲扫描上方二维码
预约康复科专家门诊
科普专家
周欣怡 康复治疗师
擅长盆底康复评估和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康复治疗、神经康复治疗及各类慢性劳损的康复治疗。
陈丽红 副主任治疗师
现任江苏省康复医学专科联盟康复治疗师分会委员、江苏省中医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苏州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委员。擅长盆底评估和治疗、产后康复治疗、运动损伤康复治疗、神经康复治疗及颈肩腰腿痛康复治疗等。
审核专家
吕莹 康复科副主任中医医师
博士在读,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现任江苏省康复医学会中医康复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肿瘤康复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颈肩腰腿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康复诊治、脑血管意外康复治疗等。
来源:昆山市中医医院
UID:376001
UID:516442
赏
我要提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电话:0512-57993030工作日 8:30-17:00在线广告热线:18012662666紧急联系:18888186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