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模式
  • 1538阅读
  • 1回复

[建言献策]25.3% > 60%?昆山开放大学重新定义数学,教育局表示“未发现造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ovekunshan6
级别: 初来乍到
发帖
3
昆币
14 枚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4:30 , 来自:江苏省0==


尊敬的昆山开放大学、昆山市教育局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  
首先,我们要衷心感谢贵校在2020年7月2日发布的那篇推文——《我校40名同学被本科院校录取》。这篇推文,如同黑夜中的灯塔,为我们广大学生和家长指明了……但是指引出了一道令人匪夷所思的数学谜题。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求知的心情,想就这篇推文及相关部门的回复,进行一次公开的“学术探讨”。  第一幕:白纸黑字的“铁证”  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贵校官方推文中的辉煌战绩:  
实际参考人数:158人
成功录取人数:40人
通过率计算: 40 ÷ 158 × 100% ≈25.3%
学校公众号表示“6月14日,我校组织安排了江苏省2020年五年一贯制高职“专转本”考试送考工作。本次考试考点为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共涉及我校158名考生,组织安排11位教师参加送考工作。”
学校公众号喜报表示“我校40名同学被本科院校录取”

第二幕:官方回复的“创造性”公式  当我对这与宣传严重不符的数据提出质疑时,我得到了昆山市教育局的权威答复: ​​ “学校专转本数据根据上线人数和实际参考人数来计算,未发现存在数据造假的问题。”

第三幕:世纪谜题——25.3%如何大于60%?  

现在,请允许我们扮演一次“愚蠢”的学生,进行两种逻辑推导:
情景A(采用正常人类的数学): 如果“通过率 = 录取人数 / 实际参考人数”,那么贵校2020年的通过率就是 25.3%。  情景B(采用贵校与教育局的“创造性”数学): 我们被告知,这个25.3%是符合某种“上线人数和实际参考人数”计算规则的。
但我们想问:
那个曾经宣传的、让我们心驰神往的、高达60%以上的通过率,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  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在昆山开放大学和昆山市教育局的数学体系里,25.3% 是大于 60% 的!  
这简直是数学界的重大突破!足以颠覆哥德巴赫猜想,重新书写数学史!
请公开贵校“专转本”通过率的官方计算公式。 到底“上线人数”是如何定义的?这个“上线”是通往本科的线,还是通往“创造性统计”的线? 请明确解释,当年招生宣传中“通过率高达60%以上”的数据依据是什么? 它与2020年25.3%的现实之间巨大的鸿沟,该如何弥合? 昆山市教育局“未发现数据造假”的结论,是基于怎样的调查? 是核对了原始数据,还是仅仅采信了学校的一面之词?这种“自查自纠”式的监督,如何能让公众信服?我们不是刁民,我们只是想要一个明白。  我们希望昆山开放大学和昆山市教育局,能放下“新公式”,用我们老百姓都看得懂的数学,给我们一个清晰、透明、负责任的交代。  
否则,我们只能认为,你们不仅重新定义了数学,还重新定义了“诚信”与“责任”。  此文,不仅为维权,更为求一个真“数”。我们始终相信,职业教育,育人先育德。 这个“德”,既是对学生的品德培养,也应是学校自身恪守的诚信之德。数据的真实性,是学校信誉和公信的基石。如果连关乎学生前途的核心数据都可以用“创造性数学”来玩弄,那么“立德树人”又从何谈起? ​​

本来想着学风差点就差点吧,毕竟升学率摆在那,结果升学率都是假的,之前发帖反映的这么多问题,学校跑了无数趟沟通,也沟通不了,找教育局,教育局也不管事,让自己跟学校沟通,发出来当个避雷贴吧,学校领导意思也是你要发就发吧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美女离线跳跳sunny
发帖
1367
昆币
1724 枚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3:53 , 来自:江苏省0==
学校肯定是往自己有利的一面宣传,就像高考一本上线率和本科上线率,都是扣除了春招人数计算的,分母小了,上线率自然就高了,所以这些宣传家长看看就可以了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快速回复
限76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